您的位置: 首页 > 海参知识 >

参|春季海参圈化冰期池塘管理

36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29 10:24:28    

随着气温的回升,池塘逐渐开始化冰,一年中海参的第一次生长季节即将到来。每年化冰期,都有许多养殖池塘的海参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失,主要问题是化皮、漂参、气泡病、肿嘴摇头等病害。

根据笔者多年的池塘养殖服务经验,下面就每个问题进行分析,给出池塘化冰阶段的管理工作建议,希望能给广大养殖户提供帮助。

一、海参化皮

1、立春后池底温度升高,水中及海参体内的气体(如氮气、氧气)溶解度变小,气体逸出,损伤海参薄弱的地方(如肛门处、肉刺基部),然后细菌感染引起化皮。

2、春季气温不稳定,一般池边的冰先化开,当海参出爬时大幅降温,若岸边附着基过少,在那摄食的海参来不及回礁,海参就会冻伤,应激反应过大,也会导致海参吐肠、化皮。

二、海参漂参

1、化冰期间,由于底层环境恶化,饵料缺乏,海参会爬向池边饵料丰富处觅食,滤食盐度低的水,比重减小,就会形成漂参。

2、化冰后,死亡青苔或泥皮发酵上浮,会把趴在上面摄食的海参一起带着浮起来,接触淡水或冻伤。

3、气泡病导致体表或体内有气体,海参上浮,死亡率升高。

三、海参气泡病

封冰期覆冰在池塘表面形成一个物理屏障,将池水与大气完全隔离开,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冰化前池中浮游植物或水草生物量大,产氧能力强,在封闭的系统中由于压力大,气体在水中多呈溶解状态,气体饱和度不是很高,一旦春季覆冰融化,压力骤减,水体中的溶解气体就会变为短期的过饱和状态,水中溶解的气体会以游离状态存在水体中。

海参在短期过饱和的水体环境中,吸入过饱和的水会发生气泡病。同时化冰期间海参体内气压超过环境气压,体内溶解在组织液中的气体也会形成气泡游离出来,在体内或皮肤下形成气泡,加重气泡病发生。

四、海参肿嘴和摇头

海参冬蜇期间,特别是封冰期,大量腐殖质(如死亡生物、粪便)在池底沉积、发酵、腐败、变质,海参接触这些有害物质,就会出现肿嘴吐肠情况。如果大量摄食这些东西,海参会像人吃了腐烂的食物一样,引发肠炎而表现出摇头的症状,严重影响海参的摄食和生长。

五、池塘化冰阶段的管理工作

1、定期检查水质、海参情况

海参越冬池塘封冰时间较长,气候不稳定,封冰期也会出现缺氧、气泡病等,造成海参大量死亡。而多数池塘管理者往往忽视封冰期的管理,认为封冰后不容易出现问题。建议定期检测冰下水质和海参出爬摄食状况,出现水质异常和化皮、肿嘴等情况时,及时针对具体原因提早处理,减少损失。

2、打冰眼

冬季立春后参圈打冰眼是冬季参圈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立春后打冰眼的池塘,能够使冰层上下气体流通,这样化冰过程中基本没有发生气泡病的情况,并且化冰后海参出爬摄食较好。另外,通过打冰眼能观察池底海参、底泥以及水质的情况等。

3、换水、排淡

化冰前后海参圈水体盐度、温度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极易引起海参应激反应。冰层较厚的海参圈,化冰期大量淡水在表层聚集形成水分层。化冰期应及时排出池塘表层淡水,注入外海水。尽量避免大排大灌,减少海参应激。同时一定要保持较高水位,水位保持在1.5米以上。

4、改底,分解有机质

封冰期时间较长,底部烂草、死藻腐烂发酵积累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为防止海参摄食这些腐烂的有机质,化冰后需马上使用“水土修复片”改底增氧,分解底部有机质。

5、防控气泡病,增强体质

化冰过程中水体压力骤减,是气泡病的高发期。尤其是青苔较多、进水条件差、底脏水肥的圈更严重,建议化冰期溶解氧饱和度过高的圈及时使用抑菌净水王打破水体表面张力,控制海参气泡病的发生,提高海参体质,促进出爬。

6、调水解毒

换水后,及时使用“抑菌净水王”,对水体进行彻底解毒,稳定水质,同时,能帮助海参恢复状态。

7、消毒抑菌

若海参出现肿嘴、化皮现象,使用适量“金原碘”消毒抑菌,愈合伤口。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干海参网 鲁ICP备2021038129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