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海参知识 >

大连长生岛海参:魏晋时期古人就开始吃海参了?

43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12 16:17:55    

海参在我国有悠久的食用历史,是药食同源的典范。

据史书记载,海参供食用始于三国时期,吴. 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异物志》中描述海参为“土肉,正黑,如小儿臂大,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炙食”。“土肉”指的就是海参。

到魏、晋时期,海参开始成为筵席中的佳肴。晋.郭璞在《江赋》中写到“玉现海月,土肉石华”,将“土肉”(海参)同“玉珧”(牛角江珧蛤)、“石华”等名贵食材相提并论。

海参被真正列为海味珍品是在明朝时期。

明·谢肇涮撰写的《五杂俎》中这样描述海参的价值:“昔人以闽荔枝、蛎房、子鱼、紫菜为四美。蛎负石作房,累累若山,所谓蚝也。不惟味佳,亦有益于人。其壳堪烧作灰,殊胜石灰也。子鱼、紫菜;海滨常品,不足为奇,尚未及辽东之海参、鳆鱼耳。海参,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

明·周亮工所撰《闽小记》对福建莆田所产海参进行了这样的描述:“闽中海参,色独白,类撑以竹签,大如掌,与胶州、辽海所出异,味亦淡劣。

明·周亮工所撰《闽小记》

清朝时期,大量史书都记载了海参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清.吴仪洛撰写的《本草从新》论述海参的价值:“甘、咸、温,补肾益精、壮阳疗痿”。

清·赵学敏编著的《本草纲目拾遗》载有“海参补肾经,益精髓,消痰涎,摄小便,壮阳、安胎利产、愈创抗炎、生百脉血,治溃疡生蛆,活血化瘀,治息痢”。

清·赵其光编著的《本草求原》提及“海参润五脏、滋精利产、滋阴补血、健阳、润燥、调经、养胎、利尿。”

清·本草编著的《脉药连珠药性考》著有:“海参可降火、滋肾、通肠润燥、除劳祛症”。

清·王士雄撰写的《随息局饮食谱》是一部食疗养生著作,书中这样论述海参的食用价值:“滋阴、补血、健阳、润燥、调经、养胎、利产,凡产后、病后衰老者,宜同火腿或猪、羊肉煨食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消费者对生活质量有了新的追求,作为我国传统滋补佳品之一的海参正逐渐走向普通消费者的餐桌。特别是近几年,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体虚体弱”“亚健康”状态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吃海参正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养生保健的一种潮流。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干海参网 鲁ICP备2021038129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