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太贵?别急,平替来啦!手把手教你辨认“土海参”~
石磺是一类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生物,缓缓爬行于滩涂、礁石的它们总是显得默默无闻,常因为与环境融为一体而被人们当成一团“泥巴”。
虽然石磺为人们食用的历史悠久,甚至有土鲍、土海参之称,但我们真的了解这些浑身疙瘩的家伙吗?
与滩涂融为一体的里氏拟石磺
事实上,我们通常食用的是瘤背石磺,它是几种石磺中相对比较有食用价值的一种,而例如里氏拟石磺就因为体内含有带苦味的聚丙酸酯类的化合物,所以很少有人食用。在我国东南沿海较常见的主要有四种石磺:平疣桑椹石磺、瘤背石磺、里氏拟石磺、紫色疣石磺,它们在潮间带有着不同的分布区域:
平疣桑椹石磺与瘤背石磺都分布于潮上带与高潮区,里氏拟石磺一般在中、高潮区活动,而紫色疣石磺则倾向于生活在中、低潮区。
与之对应的就是它们的结构与食性都会有所不同——平疣桑椹石磺、里氏拟石磺都拥有呼吸孔,与呼吸孔相连的是气室,它是由外套膜内陷特化而成的一个黑色蜂窝状结构,功能类似于陆生动物的肺。除此以外它们还拥有用皮肤呼吸的能力,从而能在水里生活较长的时间。
分布范围局限于较高潮区的瘤背石磺则只有呼吸孔和“肺”,不能使用皮肤呼吸,因此如果把瘤背石磺泡在水里它是会淹死的哦。
平疣桑椹石磺的呼吸孔(图源:石颖霖)
瘤背石磺尾部纵切图,5、6分别是气室与呼吸孔 (图源:王金庆等,2005)
分布位置最低的紫色疣石磺除了拥有呼吸孔与“肺”之外,还拥有类似于鳃的结构,从而能够生活于水中,有利于它们摄食石莼和团扇藻等藻类。
而其它三种石磺则一般吞食海泥消化其中的有机碎屑或者单胞藻类,因此常常能看到它们“边走边拉”的情景。
接下来就让我们具体看一看如何区分这四种石磺:
瘤背石磺
Onchidium struma
瘤背石磺
许多人听到瘤背石磺的第一反应是“刘备石磺”,其实人家和刘备八竿子打不着,只是背部长满了小瘤一样的凸起,它们的背上有一个明显的背眼还有许多瘤眼,背眼在平时突出体表,在光线剧烈变化时能较迅速地收缩,周围包围数个瘤眼也可感受光线变化,从而判断是否有东西靠近自己。
瘤背石磺侧面与腹面(图源:王金庆等,2005)
1∙柄眼;2∙前触角;3∙背眼;4∙瘤眼;5∙外套膜;6∙雄性生殖孔;
7∙雌性生殖孔;8∙第二触角;9∙口;10∙腹足;11∙肛门;12∙气室孔
它们的背面常为黑色灰色交融,当我们将它们翻过来时,外套膜可以迅速收缩,将整个内脏团和腹足紧密的覆盖起来,起到一个自我保护的作用,不过在它收缩之前还能看到它们的腹面呈灰白色。
瘤背石磺一般都在礁石上或者较高潮区的滩涂上活动,毕竟不能在水中呼吸,活跃于不断的爬行、吃土、拉......
平疣桑椹石磺
Platevindex mortoni
平疣桑椹石磺
平疣桑椹石磺
平疣桑椹石磺
平疣桑椹石磺正如其名,身上的疙瘩都相对低平,既平又有疣,它的背上没有背眼,只有不太明显的瘤眼,腹面则呈现黑灰色或者灰白色。它能够攀爬礁石、红树植物,也能在滩涂上爬行,甚至会钻进泥巴中,是四种石磺中每天摄食量最少的。
里氏拟石磺
Paraoncidium reevesii
里氏拟石磺
里氏拟石磺
里氏拟石磺与瘤背石磺有许多共同点,例如同样有一个明显的背眼与许多明显的瘤眼,而其背面虽呈暗黄褐色,但因为总是糊着泥巴而看不清,最简单的区别方式还是反过来看腹面,腹足周围有一圈橙黄色的就是里氏拟石磺。
除此以外,如果有机会将它与瘤背石磺放在一起对比,可以发现里氏拟石磺的瘤眼数量相对较少,周围小疙瘩的凸起程度也没有瘤背石磺大。
里氏拟石磺常常在滩涂或礁石上缓缓爬行,同样属于边吃边拉的类型,相较于前两种粪便呈颗粒状的石磺,里氏拟石磺的粪便往往是细长条状的。
紫色疣石磺
Peronia verruculata
紫色疣石磺的鳃与瘤眼
紫色疣石磺作为四种石磺中唯一长期生活于水中的种类,发达的鳃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个结构一般要将其泡在水中才能看清,当离开水时它们的鳃就会失水变得塌,使得鳃看起来很不明显。
它们的瘤眼与里氏拟石磺相似,同样是一个凸起上有几个黑色类似眼点的结构,但这种结构相对于真正的眼睛来说还是有些差距的,只能够感受光线明暗的变化。
真正的眼睛a与背眼b
紫色疣石磺一般生活在中低潮区的浅水处,以及背部呈灰绿色,腹部呈蓝紫色,还可以通过将其泡在水中观察鳃结构来与其它三种石磺作出区分。
紫色疣石磺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