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癌症患者手术后可以吃海参吗?营养专家这样说...
海参,药性甘温无毒,
可补肾滋阴、生脉血、治下痢及溃疡等,
一直被视为防癌抗癌的高级营养品。
可是,
海参真的能抗癌吗?
乳腺癌手术后可以吃海参吗?
答案恐怕要让你失望了!
何出此言?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海参蛋白“量”虽高
但“质”不佳
1 干、鲜海参蛋白含量差别大
海参一直被视为高蛋白、高营养的滋补品,但是海参中蛋白质含量的差别很大。鲜活海参中水分含量居多,蛋白质含量相对少很多。干海参的蛋白质含量确实不少,可以达到50%以上,但食用的时候需要用水泡发,含水量大增后,其蛋白质含量比例下降很多。

2 海参蛋白不利于被人体吸收利用
即便把海参算作高蛋白食物,其蛋白质的品质却不怎么样。形象地说,海参蛋白质的“含金量”不足。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按照蛋白质中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利用的效率,蛋白质可以分成优质蛋白质和低质蛋白质。海参的蛋白质是胶体蛋白,胶体蛋白属于低质蛋白质,就是说人体对海参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并不是很好。事实上,从蛋白质生物价值评分来看,海参与鱼虾类食物比较,并没有特殊的营养价值。
追捧海参还不如每天吃两个鸡蛋,营养又经济。
海参中的抗癌“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
有待研究
目前,没有可靠的科学证据能够证明海参有治疗癌症、关节炎或者其他疾病的药效。海参的生物活性成分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海参中含有“多糖、三萜皂苷”等多种功能性生物活性成分,研究发现这些成分有某方面的抗癌作用,可能会研究入药。但是这不意味着简单的吃个海参,就能防癌治癌了。
1 多糖功效没有科学依据
海参多糖是海参中含有的一类物质,不只是一种。有一些研究显示,经过科学的复杂的提取后,这类物质在抗凝血、降低血液黏度、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等方面似乎有一定作用。科学家们还在使用“似乎、可能、有待进一步研究”等字眼,但保健品、滋补品在销售中已经宣称为“能够”了。

其实多糖是很常见的糖类物质,很多生物体内都有,没道理海参中的多糖就特殊、就高贵。而且,不管什么多糖都要在体内转化成单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单糖更普遍和普通,没有抗肿瘤的功效。
2 皂苷作用有待研究
海参中含有一些皂苷,皂苷是一种存在于植物中的成分,人参中有这种活性成分,大豆中也有。科学发现皂苷具有细胞毒性,对于特定的癌细胞展示了不错的抑制作用,似乎能够抗肿瘤。但是,研究人员也发现,皂苷不只是对特定的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它似乎不分青红皂白,对于正常细胞也同样不客气。
海参中还发现一些其他生物活性物质,但其是否具有治疗肿瘤作用及其产生作用的机制、方式和方法,都还在研究阶段。
海参自身的再生能力
不能简单复制
海参具有“排脏逃生”的技能,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们会迅速奋力地喷射出体内五脏六腑,弃卒保车。这么做,一方面,把内脏留给敌人享用可拖延时间,另一方面,可借着排脏的反冲力逃走。
当然海参不会死,依然能够存活,大约50天它就会长出新内脏。不仅如此,海参具有像蚯蚓一样的再生能力,把它分成两段,不仅不会死,还会变成两个生命体。海参这种强大的再生和修复能力,让人误以为可以通过吃海参达到某种修复的效果,比如迅速愈合伤口、修复受损的某些器官和系统、恢复造血功能等。

但是,海参这种能力是不可能通过吃掉它就简单复制的。道理很简单,难道吃鸡就能下蛋吗?吃鸽子就会飞吗?吃鱼就会游泳了吗?显然不是。
食物的动物实验、体外实验效果
不能等同于人体食用效果
对于一些所谓的“实验、研究”,大家要理智分析和分辨,不要被假象误导。对于食物的实验研究,所用的物质成分往往是经过提纯的,就是说实验所用的某种物质的计量,换算成食物的话,往往是人们正常饮食达不到的量。像海参这种价格不菲的食物,即使能够吃到那个量,从经济上考虑,也不现实。一切物质的作用也好、毒性也好,都是基于一定的量而言的,所以不能简单看实验研究所展示的功效。
在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中有效的食物,不一定对人体同样奏效。人体结构和体内反应比动物复杂得多,动物实验结果还要进一步研究才能应用在人身上。体外实验更不可信,还不如动物实验研究,它的证明力很弱。
乳腺癌术后的膳食建议
吃鸡蛋可以替代吃海参。
从营养的角度看,海参不过是一种蛋白质量不太好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有很多食物都可以替代海参。鸡蛋蛋白质比海参蛋白质好,香菇多糖比海参多糖含量高,大豆中的皂苷、猪肉中的铁、鲫鱼和泥鳅所含的钙都不比海参差,甚至高出很多。海参名列山珍海味中的八珍之一,但高昂的也许是它的味道和价格,并不是它的营养和“神奇”功效。不要迷信和夸大任何一种食物的营养功效。

乳腺癌术后还是要保持饮食要多样化,多样化饮食能够帮助乳腺癌患者保持营养的均衡,能够有效调节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的食欲。同时,还要注意荤素的搭配及营养的均衡补充。不要吃过于辛辣刺激和生冷过硬的食物。另外,在对食物烹制时,要选择蒸煮炖的方法,尽量避免油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