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吹空调谨防寒气侵体,日常煲汤放点葱白
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蒸鱼、煮面、炒菜、做饼都需要用到葱。
李时珍说:蔥从囱,外直中空,有囱通之象也。芤者,草中有孔也,故字从孔,芤脉象之。葱初生曰葱针;叶曰葱青;衣曰葱袍;茎日葱白;叶中涕日葱苒。诸物皆宜,故云菜伯、和事。
市场上常见的葱大致可以分为2种,大葱和小葱。南方多以小葱作为最后下的配料,既有葱香,又颜色翠绿可人,北方则多食用大葱,生吃熟吃皆不误。
葱当中的葱白部分药用价值高。中医认为,葱白具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表散结的作用,对感冒、风寒、头痛、阴寒腹痛、虫积内滞、痢疾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本草纲目》中说:葱茎白作汤,治伤寒寒热,中风面目浮肿,能发汗。还能安胎,归目益目睛,除肝中邪气,安中利五脏,杀百药毒。主天行时疾,头痛热狂,霍乱转筋,及奔豚气、脚气,心腹痛,目眩。通关节,止衄血,利大小便。除风湿,身痛麻痹,虫积心痛,止大人阳脱,阴毒腹痛,妇人妊娠溺血,通乳汁,散乳痈,利耳鸣。杀一切鱼、肉毒。
《滇南本草》曰:“葱白,味辛,性温。入手太阴经,入足阳明经,引诸药游于四经,专主发散,以通上下阴阳之气。”
《医林纂要》云:“全用则行通身,根与白行肌肤,青与尖专行达肌表,上头目。又生用则外行,泡汤则表散,熟之则守中。”
葱乃释家五荤之一。生辛散,熟甘温,外实中空,肺之菜也,肺病宜食之。肺主气,外应皮毛,其合阳明。故所治之症多属太阴、阳明,皆取其发散通气之功,通气故能解毒及理血病。气者血之帅也,气通则血活矣。
现代研究表明,大葱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苹果酸、磷酸糖、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以及钙、铁、镁等成分。食用大葱对于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大葱里面含有刺激性气味的挥发油和辣素,不仅可以去除食物中的腥膻味,而且还可以帮助刺激人体的消化液分泌,增加人的食欲。
在烹饪时,加入一些葱,可以提高食物的香气,促进胃酸分泌,从而增强食欲。
葱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的作用,可以预防血压升高。
葱可以降低胆固醇在体内的堆积,增强体质。
葱里含有烯丙基硫醚,可以促进食物中淀粉和糖类转化为热量,帮助人体缓解疲劳。
葱中含有一定含量的果胶以及蒜辣素,可以抑制体内癌细胞的生长。
葱具有刺激身体汗腺,起到发汗散热的作用,大蒜素具有明显的抑制细菌病毒的作用,尤其对痢疾杆菌有作用。大葱中含有大葱素,可以杀死病菌,抑制病毒。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脑力劳动者更适宜。
不宜多食;患有胃肠道疾病,特别是胃溃疡的病人、表虚多汗者忌食;有腋臭者在夏季应慎食。
不宜同食
蜜反生葱,生葱和蜜食,令人病。不宜与狗肉、公鸡肉同食,葱性温味辛,所以和狗肉、公鸡肉这种性温的食物一起吃,很容易上火,尤其是鼻炎患者。
葱的日常小妙用
葱水治疗痔疮疼痛:连须葱白250克,加入1000ml水,水开后熬制十五分钟,等水温降到合适时,每日坐浴两次。(经验方)
风寒感冒食疗方
用法用量:每日1次。热服,取微汗。■